有满级读者问了这么一个问题。

他说,6月11号的时候,美国一个知名的地产巨头以3折的价格,出售位于曼哈顿的办公大楼。

这套房子是2018年购入的,价格超过1.5亿美金,如今的报价不足5000万。

而且是资不抵债的,这栋楼当年的贷款还有上亿美金没有偿还,也就说,即便能够按照报价出售成功,也还有大几千万美金还欠着银行。

所以这个风险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贷款给这家地产巨头的银行。

他为什么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呢?

因为他联系到我5月30号的文章,那篇文章里,我提到了美国在加息前,以低利息购入的商业地产,贷款合约到期大约是3年。

也就是说,3年到了,如果你要续,就要以很高的利息,很多续不起的公司就不得不抛售商业地产,而密集抛售,会出现大幅度打折都难以出售的局面,从而使得风险转嫁给相应的美国银行。

也就是说,我写完之后,刚过两周,从外媒的视角看,这类事情就已经开始慢慢兑现了。

那我就来描述下吧。

在我看来,科普与科学,是两件事。

我打个比方,是一个多年前的段子。

曾经有记者采访爱因斯坦,问他怎么理解相对论?

爱因斯坦想了想,打了个比方,他说,如果此时此刻你跟一个丑女在一起,一个小时就像一天那么漫长,但是反过来,如果对面坐着的是你这样的美女,那么一个小时就像一分钟一样短暂。

情商非常高的一番对话,不仅完成了科普,还顺带夸赞了记者的容貌。

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件事,那就是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的过程中,他不可能是阅读这些段子的。

他的研究过程非常枯燥,可能就是每天在计算公式,这里面没有任何类比,也没有任何想象,也没有任何常人看来有趣的地方。

这就是科普与科学的距离。

科普不是科学,科普是尽量让更多人理解,或者爱上科学。

如果你产生了兴趣,你自己会去研究的,你研究的肯定就不是爱因斯坦讲的这个段子了。

他讲这个段子只是为了抛砖引玉,引起你研究的兴趣。

那么我5月30号的文章也是一种科普,我试图用一种有趣的方式,简化的方式让更多读者,明白有这么一件事,和这件事里面最主要的逻辑关系。

但是你要明白,这种简单有趣3000字的描述,并不是整件事的完整体现。

整个事情的完整体现就是从美联储这一轮加息开始,美国商业地产已经有向下的趋势,到目前为止,已经跌了2成了。

这个道理很简单,五年前的到了两年前,是不是也有到期的?四年前的到一年前,是不是也有到期的?

如果是在接近零利率期间贷款买的房,到了5点多的利率时,你续不起,是不是也会抛售?

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,慢慢累积的过程。

等一件事进入大众的眼睛,往往是什么时候?

是已经发生了质变。

现在只是外媒报道,有曼哈顿的商业地产打三折出售,过几个月,可能国内的媒体也会留意到。

因为此类事件逐渐多了。

但是市场交易者们,他们去研究一件事,是通过什么渠道?

是通过数据,通过多空力量的对比。

比如一个品种,行情逼空,我看到空头的主力仓位集中在某个价位,空头的密集止损位集中在某个价位。

那么当逼空行情发生,它临近要突破空头的止损位防守线了,那么接下来,就会有一个burst。

就是空头因为集中止损,找不到卖盘,忽然价格一下子拉上去一个台阶。

然后这时候才会被媒体注意到,开始爆料,说,什么什么意外发生了。

这个过程跟矿难是一样的,从业者心知肚明,大家心里都清楚,什么事儿大概率会发生。

原因就不用说了,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秘密。

厨师们很清楚后厨的那些事儿,医生们很清楚医院里的那些事儿,矿工们很清楚矿上的那些事儿,那金融交易者当然很清楚市场里的那些事儿。

只不过,要发生矿难的时候,外界才会注意到,仅此而已。

所以外部世界看起来是0和1的关系,内部人士看起来没有0和1,而是0到0.3,到0.5,到0.8,到0.9。

美国商业地产这件事其实伴随着加息之初,我就关注到了,只不过那个时候是0.3,我那个时间点去写,没有任何人会看,也没有意义。

到近期,到我从数据上看,它已经进入临界区间了,我才会写出来,这就是你们5月30号看到的。

我通常写给你们的时候,都是卡0.9这个时间点。

不止美国的商业地产,咱们读者关心的很多东西,比如国内的房产,或者其他交易品种的多空转折,我几乎都是卡着0.9这个时间点给你们去科普。

而你们从其他自媒体那里看到,通常都是1以后。

我长时间高频次的命中,回回提前通报,很多读者就以为我掌握了什么未卜先知的秘方。

实际上没有这东西,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预测这件事。

如果你是个内行,你眼睁睁看着矿上的瓦斯表从0一直涨到0.9了,你心知肚明,它突破1,被外界知道,不过是个时间问题。

就这么点事儿,我只是回回卡着瓦斯表0.9的时候通知你们,仅此而已。

你说为啥别的媒体不知道,为啥他们要等到1以后才后知后觉?

那很正常,因为人家是职业做媒体的,我是职业做投资的。

你让那帮人给你讲述报社的内幕,人家也能给你卡着0.9的。

一样一样的。

记者能给你卡报社的0.9,矿工能给你卡矿的0.9,厨师能给你卡后厨的0.9,医生能给你卡医院的0.9。

职业投资人给你卡的就是市场的0.9。

自家揭自家老底,要什么预测?我就是干这个的呀。

所以因果和因果律,是两件事。

因果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种描述,是人脑构建的两类事物之间的联系,这个联系就像爱因斯坦的小段子,它可能只是科普。

你真的要完整掌握一件事,你要去研究背后的因果律,俗称你得尝试成为内行。

就像免费文章里面我只是讲了讲段子,这顶多是来听了场相声。

付费文章里,我系统的讲述了我的思考,我的方法论,那也仅仅相当于学习。

知为行之始,行为知之成。

你的学习最后和你大量的实践结合的那天,你才可能知行合一。

 
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记忆承载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