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我把国内比作集团A,国内的各个城市比作分公司,各个行业比作业务,聊了买房定居,聊了选学校专业城市,聊了开启事业与各方面的结合,方方面面。

但都是在聊国内的方方面面的选择分析。

好多人说,你能不能聊下国外,他们有这方面的考虑。

可以,今天聊聊国外。

国外很大,从集团B到Z那太多了,我选一个维度,从我认识的那些润了的人身上做个采样。

告诉你,他们是咋想的。

这么多年下来,跟我很熟的,就是可以谈心的那种同学,前同事,包括昔日的合作伙伴,如今定居海外的,加起来,也不少。

这个范围很广,有去发达国家的,甚至还有移去欠发达国家的。

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参考价值。

比如我有同学,为什么移国外呢,因为人家给了他offer,给了很多期权,而且上市套现了。

还有,我有前合作伙伴,人家自己的公司已经在国外上市了。或者有些人,他做的那个门类的生意,在国内是不被允许的,在国外被允许。

那你觉得这些对多数人有参考价值么?

如果没有,我当然去掉了。

所以今天聊的更多的是下面这一类,就是他也很普通,也不是说在国外遇到了什么机遇,也不是说在国内做了多大事业,都没有。

他们在国内也是上班的,工作多年,也许房产增值了,也许家里做生意的,也许公司给了期权。

能负担在国外的前期开销,比如买房什么的。

基本上都这种条件。

那么我总结了下,分三个方面。

第一部分,他们当初移出去的原因。

1、他们在国内的事业,或者说工作,遇到了瓶颈。

这种瓶颈很多,有些人是过了35,缺乏竞争力。

有些人其实不缺竞争力,他还能干,就是不想加班了。想找个清闲的地方,想进甲方,进不去。

进了国内的外企,又遇到了裁员,人家整个企业都不做了,接下来自己就找不到了。

于是想着,干脆出去吧。

反正自己去国外是能找到白领工作的,在国内反而被嫌弃年纪大了。

2、孩子跟不上国内的节奏。

简单讲,就是读书读不出。有些人的孩子可能中考的时候都要分流掉,就这么个情况。

毕竟国外的考生少,教育资源多,就想着出去。

第二部分,移出去几年之后,他们遇到的问题。

1、找到了工作才去的,但没做多久就失业了。

网络上,影视剧中,裸辞,就是裸润,国外的工作没有落实之前,润了再说的这种很常见。

但我认识的这些人里面没有。

他们就两种,要么是这辈子无论在哪儿,也不会再去给人打工了,人家就是老板。

另一种,就是还需要打工的,都是先找了工作,先找了下家才润。

但这里面有个问题,计划赶不上变化快。

就像我前天说的那个问题,你想要做一个临时,当下看起来划算的决策是很容易的,但是架不住变化,忽然你就失业了,而且在当地他找不到工作,还是长期找不到。

那么这个就会很糟心,因为有些居家搬过去了,他立足出了问题,会累及妻儿。

2、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。

有些人的配偶在国内是没有事业的,有些人的父母在国内可能是农民,退休金1,2百那种。

那去了还好,对比强烈嘛,人家救济都那么高。

可是有些人的配偶在国内有事业,如果去了找不到工作,或者白领去给人洗车,落差就很大。

有些人的父母在国内退休金很高,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你在国内混挺开。

比如在国内,还有很多原单位的同事,逢年过节来看你,组织个啥活动,都还记得叫你去指导指导。

说不定给你在妇联还留张桌。

可你出去了之后谁也不认识你,好山好水好寂寞,就这意思。

所以要看人的,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,是看你全家。

3、预期,尤其是教育预期,要向下调整。

国外的教育资源相对于考生来说是多,但也经不起华人父母这么卷。

朱元璋当年搞科举,糊名录取,结果中进士的都是江南士子。

这下子老朱恼了,啥意思?我大明只有江南么?

所以有罪的只能是考官们,他们必须是作弊了。

你把这个道理放在美国也是一样的,人才是多样性的,不能只用分数一个渠道去考核。

否则你华人占比那么低,结果拿走了一多半的录取名额,你让白人怎么想,让黑人怎么想?

他们必然要做一个限制,好比说你华人就只能在20%的名额里面卷,你和你自己去卷。

当然华人有很多意见,声称这是种族歧视,但意见无效。

因为说到底,只要人家给你的教育录取名额超过了你这个种族的占比,就是公平的,甚至,是倾向性照顾了。

好比你在当地的人口占比只有1%,人家给了你20%的教育资源,你还想咋?难道你还想要60%?

这只是随便打个比方,具体数据各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情况。

所以这些去了的人,慢慢就调整了自己的预期。

空子还是钻了,只是,没有当初预想的那么夸张。

而且这里面还有个问题。

毕竟国内有读不起书的人,至少有补不起课的,会有一些人中途退场,不卷了。

但你移过去的,相对家庭条件都挺好,没啥人中途退场,都是誓要卷到底,于是华人圈子里,其实也挺卷,至少比他们去之前,想象的,卷多了。

第三部分,好处。

好处就是如果你能够在国外找到工作的话,大部分情况下,蛮轻松。

当然是稳定后,头几年适应期是很累的,最开始的几年比国内还要累,稳定下来之后,就基本上可以对标国内的外企,就那种节奏。

待过外企的都知道。

我们的民企也许一个码农,日均50行代码,换一个大牌的外企研究院,可能一个月都写不到50行。

大部分时间都在开会,讨论是不是一定要写,讨论出结果之后,继续讨论头文件,前缀。

前前后后讨论了仨星期,最后一天就写完了。

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谨慎的开发态度,相比于民企通用的快速开发模型。

你也可以认为这就是磨洋工。

基本上,美国,澳洲的工作体验,就像在外企,日本,就像在甲方。日本人工作以外的事儿多,团建多,做样子多,所以我说像甲方。

反正跟民企比,都没啥压力。

新加坡的企业压力比较大。我有过一个前同事,在新加坡工作了几年之后,扛不住,跑去澳洲了。

整体上,这批样本集里,觉得自己移对了的也有,移错了的也有。

觉得自己对了的,主要是孩子混的行,孩子在当地找到了白领的工作。

觉得自己错了的,也有。

比如有个朋友,出去很多年,前两年又回来了。

原因非常简单,就是她去国外找工作相对容易,本质上还是因为她是精英,她一直是外企的高管,孩子也一直在国外读书。

但是,你的孩子可未必还能像你一样,找到一份白领的工作。

精英的孩子未必是精英,钱可以传承,才华是不能的。

当她的孩子在国外找不到白领工作,以至于待业,她又不希望孩子去做蓝领的时候,就决定回来了。

因为她发现,真正能给孩子安排出路的人,只有自己。

趁自己在业内还有点资源,回到国内找了家和老板私交很好的企业做了个管理层,让已经入了外籍的孩子也跟着回国了,回头把孩子安排到了供应商的公司里。

然后用自己的工作便利,去扶植自己的孩子。

自己如果还能坚持干十年,其实就差不多算是把孩子扶上马,送一程了。

你让她去回顾,她的经验教训就是人生并没有躺平这个选项,除非你真的不在乎你的孩子某一天在国外种地养羊。

说穿了,无论国内还是国外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。

没有什么世外桃源是所有人都能轻易得到美好的。

国外照样有你买的房子没涨,人家买的涨了;你的孩子失业了,人家的孩子前程似锦,该有的烦心事儿,一样也少不了。

所以,她想通了,自己其实是耽误了十年,走了弯路。最后,还是得回到经营人生这条路上。

你得去经营,才能让自己的晚年舒服,让孩子成年后舒服。

这就是为啥我前天只聊国内,只分析国内的各种经营策略,因为说白了,都一样。

无论你想要在哪个集团有个长久的好结果,你最后都得把我教给你的A集团的策略,在当地去复制。

这本就是个经营人生的游戏。

 
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记忆承载